< 返回
与天使耳语

认识一个闯荡江湖多年的朋友,为了发财,除了白粉没做之外,什么路子都趟过,换言之,凡是可以赚钱的都尝试了一把,成功失败一半对一半,有点积蓄,还在奋斗,不久前和我商量进入美容化妆行业,我说,小mm,中mm,老mm都大把人做,做幼儿用品吧,他摇头,是市场不够大吗?是技术要求太高吗?是资本限制太多吗?都不是,他说,是良心负荷过重,不好做,不敢做。听这番话,我忽然感觉到了所谓商人唯利是图的一根底线。恰好,本期特别策划锁定在儿童用品营销,虽然随着案例的展开,座谈的深入,我们被拉入到另一种境界,思考了很多问题。

首先,我在思索,如何把握这个市场规模呢?依照2005年的人口统计报告,中国现在零岁到六岁的儿童约有六千九百万人。这种规模和电视、手机、饮食相比,不算大,可是,看看它的周边,大的惊人。以两个大人一个孩子算,那就近两亿人,如果,再把两个家庭的老人算上,五亿人口也牵连进去。虽然核心消费者不到七千万,可是,牵连的人口近五亿,这个市场大还是小?

为什么要说“牵连”?这正是儿童市场的传播特性使然。儿童无语,但是,又是确确实实的消费者。谁在替他做主?父母双亲,还有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一条广告波及三代,本人,父母和祖父母,而置身中间的儿童天真无邪,形成一个儿童市场独有的“三角传播”关系。记得十五年前英国广告圈发表一篇论文,就是讲授儿童汽水的营销经验,利用的就是这个三角传播关系,广告信息分两头,儿童和大人,传递的路径就是使用广告吸引孩子,刺激欲望,再用广告给大人一个购买决策的依据,双管齐下,效果斐然。

这种战法现在依然被使用。不过,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一个绝佳的策划或极富煽动的点子,在网络媒体的过滤之下,会纤毫毕露。虽然,孩子被刺激起来的欲望以及专给成年人的各种决策理由依然是到处可见,但是,刺激阀的功能有所减退,监管人的作用在增幅扩大。年轻的父母亲除了找人商量这种老方法之外,他们近年来还学会一招,这就是上网咨询。针对儿童有多少社区?我没有统计过,但是,林林总总形形色色,足够。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厂家有过历史污点,再如果,产品有疵点,广告不诚实,那么。儿童照样默默承受,但是,千千万万的父母亲就会替天行道,到那个时候,百年老店也罢,千亿品牌也罢,在天摇地动之中化为灰烬。

儿童市场的营销,坦率、诚实且要沉稳,犹如与天使耳语,别无其他,对吧。